【专业概况】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是国内首批高职人工智能专业,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牵头专业,专业入选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人才培养与评价基地、根技术联合创新人才产教融合基地与根技术联合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专业与浪潮、华为等行业头部企业密切合作,落地山东省首个“华为开发者创新中心”,引入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人工智能工程技术典型项目,专业面向人工智能产业的技术应用领域,针对人工智能应用产品开发与测试(AI应用工程师、人工智能训练师)、智能终端软件开发、智能系统的部署、销售、实施等就业岗位,培养具备人工智能工程技术能力的行业紧缺人才。
专业教师团队由省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教师和人工智能工程师共同组成,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坚持守正创新、开拓进取,深度推进三教改革,积极参与教科研、教改工作。建有省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3本。教师承担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市级科技计划等项目12项,承担横向课题10余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
【培养目标】
专业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分析社会人才需求,瞄准产业链,确定工作岗位群,分析技术需求,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融合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等职业标准,凝练一体化育人标准,融入思政元素、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等,构建了“项目驱动,四阶抬升”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面向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培养能从事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数据采集与分析等工作,理想信念坚定、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素质,掌握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等相关知识,具备训练人工智能模型,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等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课程体系】
专业对应人工智能项目实施岗位链,按照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原则,选取与师生关系密切的“智慧校园”项目进行反向设计,构建“工作情境贯穿”的“平台+专业核心模块+就业方向”的课程体系,结合万物互联、智慧赋能、数字孪生等应用场景,设置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情境课程模块。各模块间以项目为载体相互衔接,与实际工作场景一致,各专业精准对接各工作领域。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群课程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深度学习应用开发、数据标注工程、数据分析与可视化、RPA项目实战、大模型技术应用、大模型应用开发等。
【实践环境】
依托国家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基地,与企业共建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与商汤共建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中心,创设模型训练及应用场景,开展智能机器人部署及运维服务。专业投资千万余元建设了云数智融合数据中心,配备高性能人工智能训练GPU服务器,另建有云数智能技研中心、人工智能实训室、人工智能工作室、人工智能工匠工坊等校内实训室,与浪潮优派、东方互联、桥通天下、山东佳音等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提供工位2840个,满足学生校内外实践、实习要求。
山东省首个华为开发者创新中心
云数智融合数据中心
云数智能技研中心
人工智能实训室
人工智能工作室
协同创新中心
【培养成果】
1. 考取证书情况
专业积极推进课证融通,加强人才培养创新,深度参与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023年和2024年分别组织了数据采集应用开发、人工智能训练师等培训与考试。2023届专业毕业生共有66人,获取证书的学生有63人,证书获取率达到95.5%。2024届专业毕业生共有78人,获取证书的学生有69人,证书获取率达到88.5%。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工智能训练师(三级)
华为人工智能工程师(HCNA-AI)认证
百度“1+X” 计算机视觉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浪潮“1+X” 数据采集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大赛获奖情况
专业强化“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强”,重实训,强技能,通过大赛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大赛成绩斐然、硕果频结。截至目前,学生在2024年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智能图像处理赛项获得二等奖1项;第十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项目实战赛-人工智能职业院校组全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人工智能融合创新职业技能竟赛一等奖1项;第十六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人工智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其他各类大赛省级以上奖项77项。
【就业岗位】
本专业根据人工智能行业对人才市场的需求,主要面向制造、金融、通讯、医疗、教育、无人机、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行业企业及事业单位,对人才进行了金字塔式培养,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可以选择的就业岗位有:人工智能运维工程师、智能软件开发工程师、数据采集工程师、数据清洗工程师、智能算法测试工程师、全栈工程师等。
【联系方式】
陈老师 17861266822
周老师 13290150096